在一個產品開發完成一般都會進入測試(Beta)階段,開發團隊根據內部測試人員及外部測試用戶的反饋,修復產品存在的 Bug 和流程中不合理的地方。
根據長久以來的經驗,越是在項目后期做改動,所花費的成本越多。所以一個好的開發流程里,我們應該在產品設計的階段就做可用性測試,通過觀察,記錄和分析用戶的行為,改善產品。
這時經常會用到由尼爾森博士所提出的「十大可用性原則」。滿足這 10 條簡單原則不一定是好產品,但是好產品一般來說都能夠輕易地滿足這 10 條原則。
即使這十條原則是在 Web 時代所提出的,但是其基本思想在移動端時代仍然能夠大部分沿用,這也是為什么我要推薦以及解讀這 10 條原則的原因。
在許多產品中,在頁面需要時間加載時,就會用進度條或是加載動畫,其意義就在于讓用戶知道系統正在運行。這是對用戶操作的反饋,一定程度能令用戶安心,不會不知所措。
在可視性的具體設計中,也要按照場景進行更高體驗的設計,例如加載所需時間比較長的時候,可能就需要在加載動畫下給予更多趣味和驚喜。
因此,做到系統狀態可視性只是第一步,如何優化可視性的表達則需要下更多的功夫。
系統中使用的語言、詞匯、信息展示方式,必須遵循現實中的用戶的習慣。
無論是 macOS 還是 Windows,都會將垃圾桶(回收站)作為一個存放已刪除文件的地方,就跟現實生活中我們會將不要的東西丟在垃圾桶一樣。
并且在垃圾桶(回收站)中沒有東西的時候顯示「空的狀態」,這會讓用戶使用起來覺得非常合情合理。
而曾經用過一款產品,在某個操作報錯后,提示的文字是一個連我一個學計算機的人都只能勉強理解的句子,并且也沒有附加任何提示,這就是非常不好的例子。
當用戶誤解了功能含義時,必須幫助用戶能夠快速回到主流程上。
同時,本原則也要求,系統不應該讓用戶產生一種被操控的感覺。有時候一些產品在流程上沒處理好,就會讓我忍不住吐槽,「到底是我在玩 app,還是 app 在玩我」。通常,在我們進入二級或者更深頁面中時,必須留有后退回主頁面的按鈕,這就是在遵循這個原則。
許多 app 在開屏廣告頁放置「跳過」按鈕,從一定程度上也是在遵循這個規則,幫助用戶跳出廣告這個「困境」。
在同一個產品中,同一功能的組件應該在設計上保持一致,降低用戶的學習成本,使得整個產品的整體性很高。
舉個非常簡單的例子,許多產品都有收藏功能,收藏功能可以用心形或者星星表示,但是一旦選擇了其中一個,之后跟收藏有關的功能則需要在這一點上保持一致而不能混用。
其實這就是要求整個產品在設計最初期,需要建立起良好的設計規范,以設計規范為指引完成設計。同時,在移動端時代,對于交互的一致性也十分重要。
比起讓用戶犯了錯誤后再去修改,我們是不是能想辦法讓用戶不犯錯或者降低犯錯的幾率呢?
舉個例子:金融類產品中,經常會有輸入身份證號碼或者銀行卡號的場景。輸入身份證號碼時,使用身份證專用鍵盤并且限制最大輸入位數為 18 位,輸入銀行卡號時,每四位自動分隔開,這些細節都能在很大程度上幫助用戶正確輸入。
需要將動作、選項可視化,讓用戶一看到就懂。同時,在一個比較深層級的頁面時,需要考慮到是否需要展示一些前面的頁面的信息,讓用戶看而不是讓用戶想。用一本書的名字來形容就是「Don’t make me think」。
就像在許多電商中從購物車進入結算的頁面,都會展示該訂單的內容,讓用戶可以更好地查看自己已選的內容,而不用他們記憶。
讓用戶更高效快捷地完成功能。
再舉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就是許多產品中都會出現的「收藏」功能。收藏功能可以讓用戶之后能夠更快地在信息碎片中找到自己想要的東西。
此外,產品在首頁放置一些常用功能的快捷入口,這也是最常見的本原則的例子之一。包括 iOS 的 3D Touch,也是在遵循這一準則。
一款好看的產品總是能讓人眼前一亮。
一款設計丑陋的產品會讓人連試用的想法都沒有,而好看的產品讓人在解決問題的同時保持十分愉悅的心情。好看的產品也能更能夠顯示出開發商或開發者對于用戶的重視。
因此負責任的產品負責人總能夠最大程度地「壓榨」設計師,去年淘寶「一千零一夜」活動的首頁(上圖)就改動了共五十個版本。
事先預想到用戶可能會出現的錯誤,更好地展示錯誤并且提供解決方法。
可以用友好的錯誤提示語句、自動定位到發生錯誤的位置并明顯地標識出來、提示可以做的操作來協助用戶走完流程。
在印象筆記實行國內外分服后,經常會有用戶登陸錯誤。因此就會在文案上新增提示是否使用了錯誤的服務器,同時提供了切換服務的入口。
在必要的時候為用戶提供幫助。
許多 app 的新手指引,電商的服務細則入口、Ulysses 中隨時可以查看的 Markdown 語法,這些都是為了幫助我們的用戶更好地使用我們所提供的產品,在必要的時候提供到位的幫助。
這種幫助更多地是為新手用戶服務,因此出現的時機、方式就需要權衡考量。必須讓新手找得到,同時也不對老用戶造成打擾。
這就是我對這十條原則淺薄的理解,望能拋磚引玉,期待你在評論分享更多看法。